您所在的位置: 果然资讯 > 健康饮食 > 文人名家话贴秋膘 专家称秋分之后贴最适宜

文人名家话贴秋膘 专家称秋分之后贴最适宜

更多
来源:银果资讯频道编辑:深蓝发布日期:2015/8/12

贴秋膘专题

贴秋腰专题

编者按:2015年8月8日是农历节气“立秋”,在这一天我相信或多或少都已经进补,贴了秋膘,小编今天从文化的角度来给大家讲讲文人对于贴秋膘的见解,极具文化内涵,另外还请专家谈谈什么时候贴最适宜,什么样的人贴秋膘要注意,不容错过!果然资讯也欢迎您给小编投稿(yuying@xianchangxian.com),稿件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一、什么叫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从时间上看,就是过了上半年,下半年开始啦。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所以有“一叶知秋”之说。“秋”由禾与火字构成,有禾谷成熟、丰收的意思。

“秋”意味着热去凉来,秋天的开始,天气由暑热模式逐步转换为凉寒模式。虽然“秋老虎”的余威不容忽视,但天气变凉爽是总趋势。根据时令节气调整饮食促进健康,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而立秋作为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饮食自然是很讲究的。

二、立秋贴秋膘的说法

添康有机猪肉

添康有机肉正能量品牌 值得信赖

立秋,北方有“贴秋膘”一说,相传清代人们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属于消耗多了。瘦了就需要“补”。“膘”多指牲畜的肥肉,补膘当然就需要吃肉啦。因此,立秋这一天,普通百姓家要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要吃白切、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炖鸭、红烧等。

贴秋膘的说法来自生活水平较低的时代。那时人们食物不足,本来就难得长肉,皮下脂肪太少。到了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热得汗流浃背,食欲不振,把本就不多的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到立秋时,暑热减退,食欲恢复,就要多吃一些。

而且立秋后天气日益转凉,为了应付寒冷的冬天,身上一定要开始储备脂肪,以保暖御寒。如果秋日不做营养储备,冬春抵抗力差,就容易罹患各种疾病。传统的贴秋膘就是吃动物性食品和各种面食。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三、名家笔下的贴秋膘

汪曾祺:北京“三烤”

添康

【添康】生态有机猪肉 五花肉 500g/盒 现价37元,原价52.5元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

北京的烤肉起源于何时,原是哪个民族的,已不可考。反正它已经在北京生根落户,成了北京“三烤”(烤肉,烤鸭,烤白薯)之一,是“北京吃儿”的代表作了。

《人间草木》

莫言:中秋节吃西瓜已不稀罕

比如从前,中秋节时西瓜已经很稀罕,而围着火炉吃西瓜更是一个梦想,但现在,即便是大雪飘飘的天气里,菜市场上,照样有西瓜卖。

《莫言话北京: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郁达夫: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枣子颗儿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故都的秋》

老舍:小白梨与大白海棠

京白梨

秋季润燥必备

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住的梦》

四、贴秋膘也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去贴“秋膘”,特别是吃肥肉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膘还是可以适当地贴贴。

实热、湿热、痰湿重等三种体质的人,不宜贴秋膘。

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

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

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就不宜进行秋补,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阳之品,要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平补,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

爱着急、爱生气的人也不适宜“贴秋膘”,因为贴多了会上火,如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所以要调好情绪,或找医生把自己身体调理到一个很好的状态,避免长久气滞血淤、阴虚火旺造成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胃炎、身上长包块等疾病的发生。

五、贴秋膘宜在秋分后

很多人都认为立秋后就要开始进补贴膘,以弥补夏季造成的身体损耗,其实,此时进补为时尚早。

因为立秋后还在伏天里,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进补还有些早。同时,中医说的“不通不能补”,要先消食、顺气,排出体内湿火、气阻等再进补,方能起到好的效果。而进补最好的时间,则是在秋分后。

正确的进补方法是,立秋后就开始调理脾胃,调理之后再开始进补。一般来说,立秋后两周开始贴秋膘比较好。

秋天进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重点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前者如鱼、瘦肉、鳖肉、乌骨鸡、禽蛋、奶制品、豆类等;后者如藕、山药、芡实、红枣等。另外,还可适配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百合、银耳等,这类食物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体非常有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