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快到了,南方气候主要是湿热,除了少外出,小暑节气如何养生。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这时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应该少动多静注意防暑防晒。小暑该如何养生,小暑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一、小暑养生的原则
1、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2、起居调养: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3、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了:运动中科学补水必不可少的。
4、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二、小暑中医养生
1、小暑注意养心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气压低,患有心肌炎后遗症的人易出现心律变缓、胸闷气短等症状。
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气弱脉弱的人要喝点生脉饮,或麦冬5克、西洋参3克、桂圆肉3~5克泡水喝。
2、小暑防湿健脾胃
饮食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
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3、小暑刮痧防暑
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
刮痧,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用绿豆煮汤喝、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4、冬病夏治好时机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5、饮食宜清凉小暑
饮食上应加以注意,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多吃有清热解毒功效的炒绿豆芽。素炒豆皮有补虚止汗功效;南瓜绿豆汤也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气之功。
蔬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但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者会造成腹泻。
想知道更多小暑节气的养生资讯吗,点击养生之道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