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果然资讯 > 健康饮食 >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的危害 酱油醋也含塑化剂?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的危害 酱油醋也含塑化剂?

更多
来源:银果资讯频道编辑:果果发布日期:2014/2/18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的危害 酱油醋也含塑化剂?

塑化剂是什么,塑化剂的危害,酱油醋也含塑化剂?近日一条关于酱油醋含塑化剂的微博再次掀起了塑化剂风波。塑化剂也由白酒行业延伸至酱油醋。我们的日常饮食也不安全了?塑化剂是否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调料中呢?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plasticizer),又称增塑剂、可塑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使用最普遍的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它可以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其效果也不相同,越软的塑料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剂越多。

塑化剂的危害

塑化剂毒性胜过三聚氰胺20倍!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会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除了违法添加在食品,还有没有哪些地方有塑化剂?

塑化剂存在环境中许多地方,包括:

1. 塑胶制品:被加在塑胶容器、塑胶袋、保鲜膜、泡面的油包、塑胶拼接地板、电线塑胶外皮或塑胶材质的医疗用品等塑胶制品中;塑化剂会经由食品外包装或保鲜膜之塑胶包材或容器渗出而污染食物,或在微波、蒸煮、加热或盛装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时,更易渗出而污染食物,亦会逸散于空气中,冷凝后吸附于室内灰尘。

2. 定香剂:被用来作「定香剂」,可存在于有香味的化妆品、保养品或卫浴用品中等;

3. 制药:用于药品与保健食品的膜衣、胶囊、悬浮液 …… 等。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避免塑化剂的污染:

1. 少塑胶:

(1). 少喝市售 塑胶杯 装的饮料,尽量使用不锈钢杯或马克杯。

(2). 少用 塑胶袋、塑胶容器、塑胶膜 盛装热食或微波加热;超商购买的便当若包装有塑胶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温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装后再加热。

(3). 少用保鲜膜进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装油性食物。

(4). 少让儿童在 塑胶巧拼地板 上吃东西、玩耍、睡觉。

(5). 不给儿童未标示「不含塑化剂」的 塑胶玩具、奶嘴 。

2. 少香味 :减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妆品、保养品、个人卫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较强的口红、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发精、香皂、洗衣剂、厨房卫浴之清洁用品等。

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药品 。

4. 少吃加工食品 ,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冻、零食,各种含人工馅料的蛋糕、点心、饼干等。

5. 少吃动物脂肪、油脂类、内脏 。

6. 多洗手 ,尤其是吃东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剂。

7. 多喝白开水 ,取代瓶装饮料、市售冷饮或含糖饮料。

8. 多吃天然新鲜蔬果 (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剂排出)。

9. 多运动 ,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陈代谢。

10 喝母乳 ,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酱油醋是否存在塑化剂

日前,《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上海家乐福、卜蜂莲花等多家大型商超后发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几十种酱油、醋等产品中,并没有标明塑化剂的含量。但在记者所留意观察的数十种塑料包装的瓶装与袋装调味品中,只有黄花园与乌江涪陵榨菜(002507,股吧)旗下的几款调味品,在其外包装上写明了“食用品塑料包装生产许可编号”或“包装生产许可证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