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才能吃到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在其中挑到最肥美的,并且“吃好”,也有一番讲究。选蟹首当其冲,烹煮调配至关重要……这里我们就请来上海海洋大学的王武教授来告诉你,关于吃蟹的艺术。
挑选,六字箴言”:算、看、捏、掂、比、翻。所谓“算”就是算时令,母蟹黄最好的时候在农历8月中旬至9月;而公蟹的话,则比母蟹稍晚一月。第二步是“看”。符合“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这四条的,则是正宗的大闸蟹。还可以通过“捏”大闸蟹的脚、“掂”大闸蟹的分量来确定轻重胖瘦。而最直观最明确的选蟹步骤大概就是“比”了。王教授特别提醒:大闸蟹的腹部要圆,直径越大的越好,这说明蟹的性腺发达肥度高。“翻”则是指将大闸蟹的腹部朝上,如果大闸蟹能够迅速灵活地翻身,那么也说明这个大闸蟹“年轻强壮”。另一招就是“闻”:大闸蟹腥味十足,才是生态养殖的好蟹。
烹煮,把握火候时机。有好蟹在手,如何烹制美味也显得尤为重要。传说,大禹治水时,大将巴解来到阳澄湖,这才发现了“大夹虫”。一次偶然,人们用开水烫死它们后发现了这道“美味”,开始用大闸捕捞,这才将它改名为大闸蟹。传至现代,人们对于蟹美食的制作工艺也始终停留在“煮蟹”和“蒸蟹”阶段。为了祛寒,煮蟹的时候要放入少量紫苏。老底子还有杭州人放杭白菊,目的是为了去腥。最后,加入姜和黄酒之后再用沸水蒸煮即可。煮蟹时间历来使人头疼,怎样不掀锅盖就能判断大闸蟹的熟度呢。那就要在煮之前做功课了——学会根据蟹的重量来预判煮蟹的时间。一般而言,3两左右的大闸蟹要沸水加热8分钟,然后熄火焖两分钟。而4两的大闸蟹则要延长到10分钟。假使要处理数量比较多的大闸蟹,那最好选择“蒸蟹”。3两重的大闸蟹蒸12分钟,4两重的大闸蟹蒸15分钟。这种做法简单香喷,而且使营养不易流失。
吃蟹,看门道讲艺术。中国人吃蟹讲究“艺”“技”双馨。当一盘香喷喷的大闸蟹端上桌时,老饕们不仅仅只是使用“蟹八件”按照正确的步骤品食,他们更能通过品蟹来体现出其中“吃的艺术”。品蟹要“调料”,好蟹本身味道鲜美,而出色的调料更能使阳澄湖大闸蟹有多层次的口感。此外,一杯绍兴黄酒也是品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好伴侣”。蟹肉本生寒,黄酒下肚暖身又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