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果然资讯 > 阳澄湖大闸蟹 > 有关于阳澄湖和大闸蟹的三个传说

有关于阳澄湖和大闸蟹的三个传说

更多
来源:银果资讯频道编辑:admin发布日期:2013/6/18

传说一

关于八鲜,也有一个传说。八仙过海之前,先在阳澄湖逗留了数日,阳澄湖的父老乡亲对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热情招待,八仙十分感动,一起商议,怎么报答,最后就决定,每人给阳澄湖留下一样水产,结果,真就“各显神通”,变出了八样水鲜,个个鲜美无比:螺蛳、鳗鲡、白鱼、黑鱼、鳊鱼、草鱼、青鱼、清水虾(也有大同小异的其他八鲜之说,但八鲜之说却是肯定的)。

这样一来,阳澄湖不仅有大闸蟹,还有八样水鲜。蟹为水司令,八鲜坐上宾。本来一个秋季人丁兴旺,现在一年四季都客流如潮——大闸蟹吃过了,还有八鲜,无论什么时候到阳澄湖,都可以品尝八鲜美味。

阳澄湖大闸蟹以其特有的美味脍炙人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渗透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多少年来,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螃蟹的传奇故事,金秋季节,人们纷纷持螯赏菊,享受美味。当煮熟的螃蟹端上餐桌,掰开鲜红的蟹壳时,总是能够在里面发现一个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这就是“蟹仙人”。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打座的和尚,也有人把它叫作“蟹和尚”。

在阳澄湖地区,人们流传着“蟹和尚”的故事,说这个“蟹和尚”是当年的法海和尚变成的。

在人人皆知的《白蛇传》故事里,那个美丽的白娘子为了向法海讨还丈夫,来了个水漫金山。法海和尚没有办法,只好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中。苏州和杭州一带的老百姓纷纷为白娘子打抱不平,消息传到了玉皇大帝那儿,他连忙派太白金星下凡查办。

太白金星率众天兵天将,下凡捉拿法海和尚。法海和尚赶紧溜之大吉,逃到了阳澄湖边时,发现自己已无路可走。情急之中,看见水滩的石缝间有一只螃蟹正在蜕壳,身体变得软软的,没有抵抗能力。他抓住时机,立即从蟹壳的缝隙里钻了进去,躲藏在蟹壳里一动也不动。

螃蟹身体扁平,颜色青灰色,背上还有一只牛脚印。据说,这牛脚印是在很久以前被老牛踩出来的。
阳澄湖畔的老百姓说,开天辟地时,水牛、螃蟹和癞蛤蟆都住在天上,相互之间十分友好。一天,螃蟹正在银河里游玩,遇到迎面而来的癞蛤蟆。癞蛤蟆告诉它,发财的机会到了。由于银河决口,人间发大水,老百姓纷纷逃难,丢下了许多金银财宝,还不赶快下凡去捞一把。螃蟹动了心。它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急忙与癞蛤蟆一起,来到人间横冲直撞,到处捞外快,发足了横财。正在天上抢修银河的老牛,对它们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知道。

这天,老牛正在犁田时,无意中发现螃蟹和癞蛤蟆。它们财大气粗,昂首阔步,原来都在人间发了大财。老牛顿时火冒三丈,追上去一脚踏在螃蟹的背上,大喝一声:“你们还有良心吗?竟然趁火打劫!”癞蛤蟆一吓,浑身上下冒出了鸡皮疙瘩,急忙溜之大吉。螃蟹无法脱身,只好苦苦哀求,又把癞蛤蟆如何出坏主意,拉拢它下凡发灾难财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坦白出来。

老牛明白,原来是癞蛤蟆良心不好,便饶过螃蟹。可是没有想到,老牛的这一脚踩得太厉害,不仅将螃蟹踩得身体扁平,无法挺立,从此以后只好横行,而且蟹壳上也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牛脚印。
癞蛤蟆虽然没有受到老牛的惩罚,但是吓出浑身的鸡皮疙瘩却永远也褪不掉了。

传说二:

据说捕蟹前先用竹枝和稻草筑成大闸,在闸的一边布网,晚上亮起马灯,湖中蟹群受诱,向闸游守去,投入网中,故有“大闸蟹”之称谓。阳澄湖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有人问:是谁最早吃着这个鲜头,成为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镇流传下来一则岁月悠远的民间传说,可以满意回答。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鱼米之乡。由于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

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俞吃谷粒,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就早早关上大门。后来,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刚点起火堆,谁知火光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夹人虫,一只只口吐泡沫象湖水汹涌而来。

大家要紧出来抵挡,工地上激起了一场人虫大战。不多时,夹人虫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白,夹人虫早才纷纷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夹伤的夹伤,夹死的夹死,血肉淋漓,惨不忍睹。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寻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

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便用长挠钩起来,继续灌放开水作战。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闻着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他想:味道喷香扑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牙齿轻轻嚼动,嘴里觉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接连又吃一只。大家见他吃得津津有味,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无不大喜说:大家来吃夹人虫,味道香极了!于是,民工们都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

从此,先民们都不怕夹人虫了,被人畏如猛兽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传说三:

传说在上古时候,天下出现过大乱,主要是天帝的几个儿子在争夺江山。打到后来,只有黄帝同炎帝两人打了。黄帝占北方,炎帝占南方,南北对峙,难分胜负。打仗打得太久了,百姓都希望早点结束,天帝也觉得不胜其烦,终于决定要运用他的权力,帮一个儿子,让天下有个共主,免得再起纷争。

不过,黄帝和炎帝都是他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帮哪一个好呢?黄帝是一条黄龙,炎帝是一条炎龙,天帝呢,是条大金龙。因为黄龙与大金龙颜色相近,所以天帝偏爱黄帝,最后打定了主意,要帮助黄帝一统江山。天帝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天平发生倾斜,看来炎帝落败是无可避免的事了。

炎帝当然不甘失败,集中全部力量向黄帝阵营发起猛攻。炎帝手下有一位勇士,叫刑天,力大无穷,凶猛无比。这一天,他挺身而出,替炎帝打头阵。刑天手拿两把开山大斧,把黄帝手下的众将一一杀败,黄帝只好亲自出来与之交战。

这一仗直打了七天七夜,打到后来,天帝见黄帝也挡不住刑天的进攻了,就想法帮助皇帝,他在空中大喊一声:“刑天!”声如霹雳,威严无比。刑天正打得起劲,听见有人这么喊他,不免一愣,就转过头来看个究竟,就在这时,一不留神,被黄帝“唰”的一刀,劈去了脑袋。可是,刑天并没有跌倒,他把两只奶头当眼睛,肚脐当嘴巴,一边破口大骂,一边还舞动两柄斧头向黄帝杀来。

黄帝见状吓得掉头就逃。黄帝逃,刑天就追。黄帝从中原逃到东海,刑天从中原追到东海。黄帝从东海逃进长江,刑天也追到了长江。天帝在天上一看,形势紧急,再不救黄帝,皇帝就要完了。于是,天帝就从天上扔下一个法轮。这法轮金光万道,直飞下来,正好打在刑天身上。刑天这下再也吃不消了,痛得缩作一团,沉到水里,变成了大蟹。

如今, 蟹看到了黄鳝和鳗鲤就钳牢了要吃,因它把黄鳝和鳗鲤当作小黄龙看待的,甚至为了吃黄鳝、鳗鲤,往往连性命也不顾。而人类就利用蟹的这点呆劲,将黄鳝和鳗鲤为饵来钓蟹,可以说没有一只蟹不因之而上钩的。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