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到啦。处暑还热吗?处暑养生吃什么呢?其实啊,处暑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天气在三伏天结束之后就慢慢开始变凉。在这夏秋转折之际,关于“处暑如何养生”,以及“处暑吃什么”这些话题还是有挺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容小编一一道来。
【多吃清热的食物】
正所谓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的关联度是很大的。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就开始明显加大了,肠胃会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这样胃酸就会增加分泌,从而使胃肠发生痉挛性的收缩,其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就容易发作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士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饮食不当,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因此饮食一定要小心谨慎。
处暑节气的饮食养生,适宜吃清热安神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莲子、百合、蜂蜜、芹菜、糯米、豆类及奶类都挺适合的,但这些食物不能一次吃太多,应该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另外,随着气侯慢慢干燥,这时不妨多吃滋阴润燥食物,比如蜂蜜、银耳、梨、冰糖、沙参、鸭肉等可以养阴生津的食物,或者党参、甲鱼、乌贼、黄芪等可以益气保健的食物。
【睡眠增加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过渡期,外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人体内阴阳盛衰也随之发生转换。因此起居作息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每天增加一小时睡眠,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在冬天驾到之前养精蓄锐。对于老年人更是如此,老人气血随着年岁增大而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晚上可尽早睡觉,并且坚持午睡,即使无法入眠,闭目养神也对身体有诸多好处。对于年轻人来说睡眠的重要性就更不必多说了。充足睡眠可让人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学习。
【避免过早添衣物】
我们常听说“春捂秋冻”这种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体温在秋天的时候不要高了,这样才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流散的时候必有寒气入驻体内。不过,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这样才可保住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