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癌症,是指与癌症相关的食物,其中酒精是引发肿瘤几率最高的饮食,而不管什么食物,摄入量与是否引发癌症都有关系,有些食物虽然可预防癌症,但摄入过量反而对身体不利。2012年7月,微博上网友爆出该图谱广为流传,引发热议。
2012年7月,微博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图谱,在短短几天就被转发近千次。在图谱中,作者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和15种癌症的关系,并且分别用红色、黄色、深蓝和浅蓝色分别显示该种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种癌症风险的可能性,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致癌风险物比如黄曲霉菌,也有一些一直以来被当成健康元素的营养素“中枪”,比如高钙饮食和β胡萝卜素就被提出,可能有致前列腺癌和肺癌的风险。
酒精,致癌顶级危险物
这张图谱里,食物、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用四个不同的颜色表示,红色代表“已确证增加风险”,黄色代表“可能增加风险”,深蓝代表“已确证降低风险”,浅蓝代表“可能降低风险”。
图谱里,酒精饮料是最危险的致癌食物,被注明“已确证增加”五类癌症的风险(包括口腔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绝经前乳腺癌、绝经后乳腺癌),此外还“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
高盐食品、虾油红榜有名
图谱中,“广式咸鱼”,“盐、咸食”也被列为“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食物,前者被指增加鼻咽癌风险,后者则是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据了解,广式咸鱼的制作有一道“霉变”的工艺,专家在用广式咸鱼喂养大鼠的实验中发现,大鼠鼻腔及鼻旁窦癌发生率增加。
吃“广式咸鱼”的并不多,但在福建沿海吃咸鱼、虾油的不在少数。福建沿海爱吃虾油、咸鱼,这些腌制、发酵的东西都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增加消化道肿瘤的风险,是得到公认的。福建胃癌高发,就跟亚硝酸盐有关。
含糖饮料不再“清白”
在图谱中,最“清白”要属含糖饮料,与15类癌症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含糖饮料真的没有危险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体的能量主要靠摄取葡萄糖,含糖饮料能提供不少人体所需能量。但是,现代人并不缺乏能量,喝大量的含糖饮料,再加上运动缺乏,多余的能量就会导致人体肥胖。而肥胖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加大各器官的负担,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息息相关,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所以,含糖饮料绝不能大量饮用。
烧烤、膨化、油炸食品致癌黑名单居首
专家反复强调,一定要自然饮食、健康饮食,不能吃垃圾食品。他说,烧烤、膨化、油炸食品最好少吃,尤其是孩子。这三类食物上了他的“饮食黑名单”,也是他在工作中反复交代病人的。
烧烤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这是公认的化学致癌物。膨化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有些膨化食品会在表面加上氢化油脂,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很多油炸食品的油反复使用,也包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如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胃病、糖尿病、肥胖,还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癌症的危险。
10条防癌小建议
以下是专家提出的10项防癌建议:
1、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
2、每天进行30分钟到60分钟适当强度的身体活动;
3、避免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
4、母亲对婴儿至少进行6个月母乳喂养;
5、每周食用红肉不得超过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
6、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超过30克,女性不超过15克;
7、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
8、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少吃腌制食品;
9、避免食用营养品,但怀孕期间可服用叶酸;
10、癌症患者治疗后要严格遵循专家提出的营养建议,多进行体育锻炼,并保持适当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