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水果可识别吗?进口水果标签代码告诉你
人们经常在进口水果上发现一个数字代码标签。很快,关于这个代码的秘密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根据这个代码,真的可以去分辨食品的“出身”吗?
这个代码叫做“价格查找代码”,简称PLU代码。它的出现,是为了方便超市跟踪查询产品的种类、大小以及价格等信息。它起源于北美,2001年由国际农产品标准联盟(IFPS)推广到了全球。
基本的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都是由3或者4打头,分配给一个具体的种类。但是这个号码的分配是没有规律的,也就是说,一个品种申请号码,就从还没有被占用的号码中随机拿出一个分配给它。现在,IFPS给这些4位代码加了一个“前缀码”,用来区分产品的种植方式。前缀“9”表示有机生产,前缀“8”表示经过基因改造,而前缀“0”表示这两种情况之外的传统生产(即可以用化肥农药等常规种植技术,但品种不能经过基因改造)。而前缀“0”可以省略,所以四位码表示常规产品,而五位码只会由“8”或者“9”开头。
因为转基因被严重妖魔化,许多人对于通过这个标签代码来识别转基因水果充满了兴趣。从理论上说,这个代码的确可以提供这个信息。不过,IFPS只是一个行业协会,它制定的PLU代码对任何生产和经销商都没有约束力。如果一个经销商不采用PLU代码,或者使用自己的代码,也都完全合法。实际上,中国对转基因产品强制标注。任何进口的转基因食品都必须经过农业部审批,而且明确标注,完全用不着靠这个代码去识别。
很多消费者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万一几十年以后出问题”,于是执着于“如何分辨转基因食品”。对陌生事物产生疑虑甚至恐慌是人之常情,规避“万一存在的风险”也无可厚非。不过,“绝对安全”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制造出有害的产品,也可以制造出优秀的产品。每一种转基因产品要被批准上市,都要经过反复的风险评估。只有得到足够的证据认为它“跟常规产品一样安全”,才能被放行。
而一种转基因食品要想进入市场,必然需要有吸引消费者的优点。相对于那些“莫须有”的“可能风险”,转基因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通过标签代码去识别转基因,既不靠谱,也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