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粽好吃需谨慎,吃粽子的禁忌。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做法也是各式各样,但是粽子主要由糯米做成的,油性、黏性较大,过量进食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吃粽要了解禁忌,否则会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各种不适症状。
1.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者慎吃
原因:粽子的馅料也都先用油炒过,含有大量脂肪、胆固醇。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并导致缺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有胃病,胃溃疡、胃炎者禁吃或少吃
原因:粽子蒸熟或煮熟后,性温滞气,并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
3.老年人、儿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应慎食
原因: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或肠胃消化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肚腹胀闷、便秘等症状。如果要吃,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4.粽子最宜趁热吃
原因: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
5.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千万别配冷饮吃
原因: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或者清茶。清茶解油腻,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更多的健康饮食资讯,食疗资讯,点击健康饮食频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