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全国的扬州酱菜
酱菜素有南北风味之分。北味以北京酱菜为代表,南味以扬州酱菜“三和四美”为代表。扬州酱菜历史悠久,问世于汉朝,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清代乾隆年间即被列入宫廷早晚御膳的小菜。
扬州酱菜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卜头、嫩生姜、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宫廷龙须等数十个规格品种。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解放初期,扬州一共有72家生产酱菜的手工作坊,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创立于1796年,据称作坊名乃酱园主人自起,据《扬州商业志》记载,“三和”取义于松、竹、梅岁寒三友,亦有一种传说,“三和”是指扬州酱菜色、香、味融合的特点。“三和四美”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三和四美酱菜
扬州酱菜所获荣誉
清宣统三年(1911年),扬州酱菜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奖章。1903年获西湖博览会金质奖,1931年获北平全国铁路沿线物品展览会一等奖,197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有机会到江苏扬州,别忘了光顾特产店,买上几包扬州酱菜,尝一尝这俘获乾隆皇帝的民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