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果然资讯 > 食品安全 > 散装食品塑料袋称重涉嫌消费欺诈

散装食品塑料袋称重涉嫌消费欺诈

更多
来源:银果资讯频道编辑:shenglianshan发布日期:2014/3/3

据黑龙江电视台《法制在线》栏目报道,食品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从以前的免费使用到现在的有偿消费,人们已经习惯了花钱买塑料袋,不过许多超市和商场,仍然提供免费的塑料袋,只是这免费免得并不实在。 

在超市里,这种成卷的免费塑料袋随处可见,买猪肉干、买鱼、买蔬菜水果都少不了它。虽然商家并没有注明要额外收取塑料袋的费用,那么这塑料袋就真的不要钱了吗?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某超市购买了桂鱼,单价是45块8一斤,工作人员用塑料袋将桂鱼包好后,直接上秤称重。 

很显然,这位工作人员对去皮并没有什么概念,所谓去皮就是去掉包装袋的重量。您别觉得这是小钱,记者买的桂鱼没去皮时是78.77元。而在记者的要求下,工作人员对称重做去皮处理后,这条鱼的价格就便宜了将近四毛钱。如此看来,要是不去皮,这塑料袋不但不是免费的,还跟桂鱼是一个价了呢!工作人员说在水产区除非顾客要求,很少有主动去皮的。而同是一家超市,生肉区和蔬菜水果区却主动去掉了塑料袋的皮重。 

大袋去皮四克,小袋去皮两克,这是超市自己制定的去皮标准。可见,在大型超市中针对商品去皮是早有规定的。在哈尔滨南岗区的另一家超市,像记者买鱼时的情况还是在时刻上演。工作人员并不会主动为商品去皮。 

在记者的提醒下,超市工作人员最后都给商品做了去皮称重。但是如果是不知道情况的您,是不是就要为这些免费包装袋,花上大头钱了呢? 

其实这包装袋的重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主要看你购买商品的单价。大家都买过果冻吧?超市的散装果冻产品都是论斤称的,果冻的皮那么厚,要是不去掉皮的重量,那咱花在外科上的钱岂不是太多了?大超市在去皮这样的小细节上,处理的尚且有不得当的地方,那在其他需要食品包装的商铺里,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平时我们购买熟食,在上秤时为了保证卫生,需要先用食品袋包装再称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这包装熟食的食品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不是免费的。它们通常也和食品一样,被以几元或几十元的单价,一起卖给了消费者。在一家红肠专卖店,记者就发现了这种把塑料袋,当红肠卖的情况。 

既然袋子不要钱,为什么和红肠放到一起称重后不去掉袋子的重量呢?在记者提出要求后,售货员很不情愿的按了称上的去皮按钮,就不再说话了。刚出了专卖店的门,就有一家经营熏酱食品的摊位,记者本想去借用一下电子秤,看看刚买的红肠如果去掉皮会相差多少。不料这位摊主拒绝了记者的请求,还谈起了这一行的“行规”,谁家都不给去皮。 

相比于大超市的有规定不执行,这些食品专卖店显得更加理直气壮。直接拒绝了记者去掉包装袋重量的要求,把包装袋也按红肠的价卖给记者了。虽然一个薄薄的包装袋没多重,但要看里面装的是多少钱一斤的东西。即使按每500克生鲜肉10元钱来算,一克2分钱,每个平口袋重2克,顾客买几十元的猪肉,就会多消费几角钱。加上购买的其他散装食品,去掉皮重后,一年下来可以节省十几块,是一笔不小的细账。据了解,相关部门早有,散装零售商品扣除皮重的规定。不去皮重属于短斤少两的“欺诈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依法向商家提出交涉或者向工商、消委部门投诉处理。 

【编后语】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积少成多,也许一个塑料袋的价值并不高,但超市及食品店一天消耗掉的塑料袋要成千上万个,而塑料袋的价格又随着需要包装的商品价格变化。试想一下,如果您购买的是几百块钱一斤的冰岛生蚝,那么也许花在塑料袋上的钱就已经够您买菜的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