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与蜂蜜的故事_蜂蜜是怎么来的_有经验的养蜂人_美味故事
北到内蒙古,南到贵州,西至四川,东至青岛,带着几十万只蜜蜂一年四季追花期,每两个月就换个地方。很多养蜂人过着这种走南闯北采酿“甜蜜”的生活。如今岛城山花烂漫,浮山 、崂山吸引了很多养蜂人前来扎营。蜂蜜是怎样酿造出来的,几十万计的蜜蜂是怎么养的?我在浮山脚下见到了来自河南的养蜂人李群岭夫妇,听他们讲述关于“甜蜜”的故事。
一年都在跟着花儿跑
“老李来了,你不来打几斤新鲜蜂蜜尝尝?”很多人都喜欢喝蜂蜜水,喝蜂蜜水有哪些好处?你知道么?老李到的地方,大家都会互相通知。
老李名叫李群岭,52岁,不帅,他是来自河南新郑的养蜂人。
李群岭养蜂快20年了,春节过后从河南农村老家出来,便和妻子开始了1年的“流浪”日子。贵州,四川、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内蒙古和宁夏……一路带着蜜蜂追赶花期。
“上一站是无锡,下一站是乐陵,一年都在跟着花儿跑。”老李乐呵呵地说,同其他养蜂人一样,自己在全国各地都有个固定落脚点,有的是城区边的小空地、有的是田地旁的草滩、有的干脆就在乡间公路附近。“去年在无锡,我们的帐篷安在田地边上,因为下雨,两脚泥有10多斤,做饭都费劲。最头疼的是当地一连下了10多天的雨,蜜蜂都没法出去采蜜。”
花中休憩四海为家
一年有大半年在外面跑,老李和妻子根本顾不上家,提到这些,满脸沧桑的老李有些脸红。
“儿子毕业后在外面打工,女儿还在上学,放假就只能去她奶奶或姨妈家。”他说,“偶尔和孩子们通通电话,孩子们都没什么话和我说了。”记者看到,老李的“家”很简陋,一顶开有门窗、写有“蜂蜜、蜂胶”字样的帐篷便是卧室,一辆自行车可供夫妻俩日常外出,一顶遮阳伞就算是接待台,一只黄色小狗趴在断砖垒的小窝里吐着舌头。30多个蜂箱摆放在帐篷周围,蜜蜂出出进进,奏着“蜂之歌”。
尽管已经52岁了,但10多年的养蜂经历让老李不舍得放下蜂箱,一方面养蜂的收益比在家种地强,一方面全国各地跑惯了,呆在家里会闷。
和蜜蜂“抢食”很冒险
“最好的蜜当然是荔枝蜜,现在在青岛采的是槐花蜜,再过几天就只能采杂花蜜了。人常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蜂蜜吃进去甜采起来难。”说起蜜蜂和蜂蜜,老李如数家珍。
老李说起采蜂蜜的流程。第一步,每天天不亮,勤劳的工蜂便飞出蜂箱赶往山上采花粉,一只蜜蜂一趟能飞两公里,每次能采约0.3克蜂蜜,一天能外出20趟,每个蜂箱有12~15个板,约有2万只勤劳工蜂;第二步,箱板其实是人造的六角蜂窝,工蜂采回蜂蜜后就吐在蜂窝里,遍布蜂窝的箱板大约两天就能沾满蜂蜜;第三步 ,将箱板拿出放进采蜜机里,离心机高速旋转,蜂蜜就被收集起来,成了纯天然的蜂蜜。
“最辛苦、最累的自然是采蜜。”老李说,蜂蜜相当于蜜蜂的口粮。蜜蜂不轻易蜇人,一旦蜇了人,它自己也就活不了了 。一到花期尾季,每天的采蜜量比较少。这时蜜蜂就比较凶,一看有人要夺走蜂蜜,不管是不是主人见人就蜇。“采蜜时,养蜂人用刷子把爬在上面的数千只蜜蜂刷掉,被激怒的蜜蜂自然群起攻之,尽管养蜂人带着遮蜂帽,但有时候也难免挨蜇。”近日,美国西部多个州发现“僵尸蜜蜂”,且数量不断增多,正在向其他州蔓延。蜜蜂感染了一种寄生虫,导致它们晚上也会飞出去,飞行方式诡异,然后死亡,这种蜜蜂被称为“僵尸蜜蜂”。对养蜂人来说,又是一个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