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吃惯了大鱼大肉,很多人就会转而向野味发展,什么野鸭、野鸡、野菜等等,野生菌就是常见的餐桌野味。但是有时由于粗心大意,很可能会造成误食有毒的野生菌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那么野生菌中毒了该怎么办呢?
野生菌中毒怎么办 如何鉴别有毒野生菌
专家表示,如果遇到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蕈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进行:
1、应判断是否为毒蕈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不管自己能否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都应该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立即叫救护车赶往现场。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
4、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怎样鉴别有毒野生菌
可以在煮野生菌的时候,在锅内放进几粒白米饭。如果白米饭变黑,说明那就是毒野生菌,不可食用。如果米饭没有变黑,那也不一定不是无毒野生菌,应谨慎食用。
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野生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看形状:毒野生菌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野生菌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毒野生菌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野生菌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闻气味:部分毒野生菌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野生菌为杏仁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野生菌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红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野生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在采摘野野生菌时,可用葱在野生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另外,如果没有把握确定野生菌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误食了有毒野生菌,应及时采取呕吐、洗胃、导泻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