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广东新会、四会、广州近郊产者质佳,以四川、重庆等地产量大。一般10~12月间采挖,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其中10月份采摘的柑皮色偏青,11月份的柑皮色呈黄,12月份的红色柑果采摘、晒干。柑果采摘后先是剥皮,晾干,密封储藏。只有收藏了3年以上的才能称为陈皮。
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在广陈皮中,以新会陈皮最为出名,历史最久远,新会陈皮已经成为江门著名的特产。由于它既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在更是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
新会陈皮不但有健脾胃,止咳化痰、平喘理中的作用,而且更具解酒醒神,疏肝利胆和解结化痈等功效。以陈皮为主要成份配制的中成药,如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是化痰下气、消滞健胃的良药。
新会人一直以来都有存柑皮的习惯,每逢柑桔收获季节,都见“买柑晒皮”和小贩过街穿巷卖柑,但“只卖肉,不卖皮”,形成“家家开柑皮,果皮挂灶眉”、“柑黄秋高爽,果皮满禾塘”和“秋收谷金黄,柑皮煨咸汤”的独有景象。
新会人往往将柑皮挂在灶尾受烟熏着,以防虫蛀发霉,越陈越香,每家每户都是找二样,早已成为地方传统,世代相传,历史久远。
新会人惯用新会陈皮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特别选择上好新会柑亲手制作,在向亲友说明“这是我自己晒的,很正宗”时,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
如何挑选优质新会陈皮?小编给您支招!
好的新会陈皮,必须将产自新会的大红柑皮,经晒干或烘干之后,在新会地区内陈化3年以上。新会陈皮也会因为生皮原身的级别不同而不同,有一级的大红皮(红皮)、二级的微红皮(黄皮)、三级的柑青皮(青皮)。这3种皮的药理药效存在差异,其中以大红皮的性味,口感最好,使用性最广泛。
即使同一年份的陈皮,在不同环境下陈化,效果会有些差异。挑选一块好陈皮,需要像中医看病那样“望闻问切”。
“望”:观察果皮外表,如果有虫蛀、烧坏等现象,则失去其药用价值。还要看看陈皮的形状,经过数十年的陈化,形状仍为三瓣完整算是极品,碎皮的陈皮则为次一级。年份短的陈皮表面黄白,外表鲜红或暗红;高年份的陈皮内表面陈化脱囊,呈古红或棕红,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色。
“闻”:陈皮具有3种气味(香、陈、醇)。3-8年的陈皮带刺鼻的香气和果酸味;9-20年的清香扑鼻,没有果酸味;20-40年的甘香醇厚,有老药材味;50年以上的陈皮更是弥足珍贵,陈香醇旧。
“问”:除了问年份外,还需要用嘴去尝尝,年份短的陈皮口味苦、酸、涩,而年份高的陈皮口味是甘、香、醇、陈。
“切”:用手摸摸,年份越短陈皮皮身越软,年份长的陈皮手感硬,易碎。
另外,还可以看看陈皮泡茶的茶色。年份短的陈皮茶色青黄,其味酸中带苦;年份高的的陈皮茶色黄红,入口甘香醇厚。
“百年陈皮胜黄金”,购买新会陈皮需认准有“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标志的产品,同时要选择老字号品牌或者信誉较好的陈皮企业,例如新宝堂,这样新会陈皮的价值才有保证!